隨著新的一年到來,許多市場評論員都再度擦拭他們的水晶球。然而,之前沒有人料到2020年會是這樣子,2020年的變局,也令關於2021年的預測更容易失準。無數「來年展望」研究報告都循例預測,2021年將與剛過去的一年相反。從各方面來看,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預測會成真。各研究機構研發的疫苗至今都進行了臨床測試,有的已獲批准,有的尚待批准,希望它們對變種的病毒也同樣有效。

當然,我們有理由對新的一年感到樂觀。在被迫克制一年後,希望我們能夠再度從事一些我們曾習以為常的活動。對許多人來說,出國旅遊應該是他們特別想做的事情之一。從商業投資的角度來看,許多企業在封鎖期間用掉了不少庫存,產能受到影響,今年它們應該會樂觀起來,重建庫存。

但是,一旦重返自由的興奮過去後,市場狀況與2019年相比會有大幅變化嗎?美國聯邦儲備局(和其他中央銀行)都在善盡責任(見下圖),但經濟增長的衝勁是否能強到足以帶來持續的通脹勢頭(從而令投資者持續換馬買入價值股)?還是一些不變的因素如西方國家的人口結構和龐大的債務負擔將使2022年和之後的情況與2019年大同小異?若是如此,投資者應該還是會面對相對低靡的經濟增長,同時較青睞那些能夠持續創新、收入及盈利增長強勁的企業。

我們會持續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企業研究上,世上或許有其他觀察家有辦法預測出市場將何去何從,但我們認為未來的市況似乎比較可能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情況差不多。比方說,各中央銀行近幾年越來越「政治化」。與此同時,多國政府的債務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是因為它們倉促推出了數額龐大的薪資援助措施,以延緩在實行封鎖措施後會面對的嚴重經濟衝擊。在此背景下,利率預料不太可能大幅提高,這對銀行股來說尤為不利。

我們的投資組合仍同時兼有週期股和成長股,因為我們會繼續在這兩類股票中找尋符合「未來優質」條件的股票。我們在這幾個月增持了一些週期股,減持了一些已獲利的成長股,因為它們的估值都超過應有水平了。大部分觀察家(包括我們)認為,成長股的溢價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可能會持續收窄。雖然我們認為相對估值已變動得太多、太快,但我們仍會勇於採取行動。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再度增持成長股,但前提是我們認為公司的業務表現會持續進步,未來投資現金回報也會跟著增加。這樣的情況大多會是因為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助於應對和解決緊迫的長期問題。社會所面對的挑戰包括提供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以及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這些都需要各方持續採取行動,無論成長股或價值股何者較優。

總結而言,這場病疫造成了重大損失,令人們承受重壓,而科學家或許在不久後就能讓我們得到喘息機會,的確令人如釋負重。對許多人來說,2020年的確是極為艱難的一年,我們希望他們能在2021年過得好一些。從投資的角度而言,從無望到充滿希望的這個轉變過程,將帶來一個重新評估的時期。在此情況下,人們容易失去方寸,把所有時間花在嘗試預測宏觀經濟前景,進而以此設想新的投資概念。在我們看來,這有點像是以錯誤的方式使用望遠鏡。相反的,我們將繼續傾力關注我們為客戶投資、符合「未來優質」條件的企業。